2024-10-11 00:10:07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欧阳修颍州旅游攻略诗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欧阳修颍州旅游攻略诗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,极喜爱颍州西湖的景色,在此写下《采桑子十首》词。著名的是:
《采桑子 其一》
轻舟短棹西湖好,绿水逶迤。芳草长堤,隐隐笙歌处处随。
无风水面琉璃滑,不觉船移。微动涟漪,惊起沙禽掠岸飞。
欧阳修的《采桑子》写的就是颍州西湖的暮春景物。“群芳过后西湖好,狼藉残红,飞絮蒙蒙,垂柳阑干尽日风。”
这上片写世俗之人只喜姹紫嫣红,群芳争艳。“笙歌散尽游人去,始觉春空,垂下帘拢,双燕归来细雨中。”
下片写世浩之人只喜急管警弦、聒耳笙歌。这首词表现出作者不同于世俗的审美情趣。
《木兰花令》词是苏轼和韵他的老师欧阳修咏颍州西湖《木兰花令》词所作的。
这首词是苏轼于宋哲宗元祐六年(1091)八月,知颍州时所作。而此时,欧阳修辞世十几年了(欧阳修熙宁五年1072年逝世)。
苏轼与欧阳修师生情深。来到颍州游览西湖时,苏轼想起了往日欧阳修所吟的西湖之词,感慨万千,遂步其韵和作此首词《木兰花令》。
写作背景:
本词作于熙宁四年(1071年),这年六月,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,回到颍州。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,心生喜悦而作《采桑子》十首。
这首词通篇写景,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,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。此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,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。作者写西湖美景,动静交错,以动显静,意脉贯串,层次井然,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。
这组词是欧阳修晚年退居安徽颍州西湖时所作。宋仁宗皇佑元年(1049)欧阳修移知颍州,"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,土厚水甘而风气和,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。
迩来俯仰二十年间······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,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"(《思颍诗后序》)。
二十二年之后,宋神宗熙宁四年(1071),终于以观文殿学士、太子少师致仕,得以如愿归居颍州。
从四十三岁至颍州到六十五岁归颍定居,欧阳修在颍州居住的日子共有3年多,也因此对颍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
晚年致仕后,他或结伴同游,或乘兴独往,经常徜徉于画船洲渚,充分领略了颍州的山水风光,把西湖风物之美和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诉诸笔端,写下了纪游写景的组词《采桑子十首》。
关于阜阳是否有欧阳修的后代,这个问题涉及到家族谱系和地域人口分布等复杂因素,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阜阳有欧阳修的直接后代。
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,他的家族历史和文化背景十分丰富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家族后代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分散到各地,甚至可能因历史变迁而难以追溯。
要确定阜阳是否有欧阳修的后代,需要进行详细的家族谱系研究和历史文献调查。这可能需要查阅大量的家谱、地方志、历史文献等资料,甚至可能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基因分析。
因此,对于这个问题,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。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浓厚的兴趣,建议您咨询专业的历史学家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。同时,也可以关注相关学术研究和媒体报道,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欧阳修颍州旅游攻略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欧阳修颍州旅游攻略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Copyright © 2005-2024 自驾旅游网 www.bangkokairblog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免责声明: 1、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2、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,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。 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! 4、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,我们必奉陪到底,抵制恶意行为。 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:478923*qq.com(*换成@)
渝ICP备2023012207号-8